【资料图】
本报讯 (记者冯金灿 通讯员王晓凡)近日,河南省肿瘤医院甲状腺头颈外科专家创新手术方式,成功解决了复杂甲状腺癌患者术后失声难题。
2022年,患者小娅(化名)在体检时发现右侧甲状腺叶结节,但她没有重视。谁知一年后,甲状腺结节突然增大,直径达13毫米,更为麻烦的是,结节已经侵出甲状腺后被膜,与右侧喉返神经关系十分密切。
喉返神经是人体控制声带活动的重要神经,单侧喉返神经功能丧失会引起声音嘶哑,双侧功能丧失会引起呼吸困难、发音和进食障碍。小娅在当地医院就诊后得知,手术可能要切除受累的喉返神经,进而造成神经永久性损伤,导致失声。身为老师的小娅无法接受这个结果,辗转找到河南省肿瘤医院甲状腺头颈外科副主任张松涛求治。
张松涛说,对小娅而言,如果术中证实神经受侵,那么如何在完整切除肿瘤时对受累的喉返神经进行修复是这台手术的关键之一。目前,喉返神经部分切除后,如果入喉处还有可供吻合的正常神经残端,修复术式主要为三种:直接拉拢缝合(适合5毫米以下缺损);切除其他神经桥接喉返神经断端(其他神经功能势必受损);切断舌下神经袢与喉返神经入喉断端吻合(舌下神经襻支功能受损,神经信号非喉返神经原始信号)。
“尽管这些方法在临床中广泛使用,但均有各自的局限性和劣势,我们也一直在探索新的术式,着力解决这些问题。”张松涛说。
正如术前所料,张松涛在术中发现,小娅的右侧喉返神经被肿物完全粘连包裹,不能剥离保留,无奈之下,只有将受累神经节段性切除。幸运的是,神经切除后,小娅入喉处还残留有大概3毫米的正常神经残端,但神经的缺损达1.5厘米,显然不能直接拉拢吻合。张松涛在该科医生龚文博的配合下开展新术式,直接将喉返神经远喉端断端,从右侧锁骨下动脉下方逆行解剖至迷走神经总干到达锁骨下动脉上方水平,将喉返神经变成“喉不返神经”,借助手术显微放大镜,在颈总动脉后方与入喉处喉返神经残端无张力吻合。
“这种吻合,虽然不能保证神经信号传导的瞬间完全恢复,但是完美解决了神经缺损过长的困境,同时尽最大可能保留了原始神经信号的传导。”术后,张松涛对小娅说,“这种新的手术方式听起来相当专业,其实道理很简单,就是通过改道来解决距离问题。”
目前,小娅恢复良好顺利出院,出院前已经能正常发音。
关键词:
56位残疾人士登上黄山 互利互勉共建生活希望 中国新闻网
永州市1至4月市场主体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 永州日报
国家邮政局再部署北京邮政快递业疫情防控工作 中工网-工人日报
江西前4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742.8亿元 增速全国第一 江西新闻客户端
石城县积极构建企业服务全生命周期“绿色通道” 赣南日报-客家新闻网
中利集团董事长被内部通报批评 并罚款100万元 中国基金报